第六十八章旅游普陀山
傍晚,船出吴淞江,赵桔带领三名弟子船尾钓鱼。他躺在躺椅上,面前三根钓竿,命孩子们分别看守。赵旉叫:“师父,我这里鱼上钩了!”赵桔懒懒起身拾起鱼竿收鱼,当一条大黄鱼跃出水面,众孩儿一片欢呼。
赵桔把那条大黄鱼放入了木桶,三个小孩盯住它,那个高兴劲就别提了。赵桔躺回椅子,“嗯”了一声,孩子们连忙又去守住自己看管的钓竿。赵构和唐杼在远处看着,不由相对莞尔。
游轮入海越远,鱼儿更多,杏儿和仁孝也都叫:“师父,来鱼了!”赵桔忙不过来,就叫金泉和南宫帮忙。一时间,鲜鱼装了几桶。甲板上欢呼被香奈儿听到,她也放了两根钓竿入海,淡茉和林黛帮她一起把杆。
赵桔得意洋洋道:“香公主,你来抢我生意啊?别累着您啊,待会要是一无所获,请把空桶留着,我好用里面海水煮鱼。呵呵!”三女怒目齐视赵桔,他暗自后悔:“嚯,一下得罪三个!”
其后,三个姑娘随着丰收心情渐渐好转,赵桔这里倒是两次脱钩,而且此后很久没有鱼来咬钩,引来香奈儿她们一阵欢笑。三名弟子见师父没面子,都更用心照顾鱼竿,不敢有丝毫大意。
那时,明月升起,夕阳却仍未落下,海上出现日月同辉的景象。赵桔一扔钓竿道:“算了,运气不好,吃晚饭去。”童子们便收拾钓竿、水桶,侍从们收拾躺椅、茶桌。香奈儿那边一阵哄笑,李仁孝不忿向她们呲牙,被赵桔喝止:“仁孝!”西夏太子当即低眉顺眼跟他下舱去了。
晚饭中,赵桔一家和亲友们坐在一张长条大桌上品尝海鲜,欢声笑语,其乐融融。饭后,仆佣收拾了碗筷,送上来冰镇的气泡酒和西瓜汁。太君一边喝酒一边说:“赵桔,你以前在武夷拉的提琴可否在此也奏一回?”众人鼓掌叫好。赵桔也不推辞,命金骰取来大提琴和小提琴。
赵桔请林黛合奏,林黛接过大提琴,在舷窗旁坐好。她自从在武夷听过赵桔的曲子后,就时常练习,现在操这种琴已经十分娴熟。当赵桔对她微微点头,一曲G大调协奏曲便从他俩的手中流淌出来。
柔美的乐曲萦绕在寂静的船舱之中,人们不发一声,心随着轻轻的海浪荡漾。
一曲终了,听众沉默良久才发出赞叹和掌声。淡茉平常也在家抚琴,却没料到赵桔和林黛有这般高超的技艺,忍不住走到林黛身边请教大提琴的演奏方法。林黛微笑说:“小妹我也是跟少爷学的,他拉这大琴当比我要好出百倍。”淡茉不觉好奇,便转头央求赵桔展示。
赵桔兴致也高,喝下一口酒点头换下林黛,坐在椅子上调试琴弦。舱内立刻鸦雀无声,众人耐心期待他的表现。
经过一段时间凝神调整,赵桔觉得自己和琴都进入了良好状态,才开始闭目拉琴。曲声响起,这是巴赫的G大调第一大提琴独奏曲,音调低沉稳重,在静夜之中更显安祥韵味。
这时,大舱中的舷窗都打开着,窗外一轮明月低挂,海面泛出银鳞般的波光,宁谧的大海只有细细的波涛伴随美妙的音乐。所有人在此情此景间,心驰神摇,如醉如痴。
赵桔也沉醉其中,不知不觉还重复拉了一遍。曲罢,听众一时不能自拔,许久也没有人讲话,连鼓掌也忘却了。回味过后,太君起身轻声说:“多谢赵桔,我要去睡了,今晚当做一个好梦。”其他人也不愿打破乐曲遗留下的氛围,纷纷低声告辞回房休息。
第二天上午,金沙号游轮抵达普陀山南端的码头,昌国县知县田圭早早等在那里迎候。(昌国县在北宋熙宁六年、公元1073年设县,到1688年才起名为定海县。是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军攻克的第一座清朝县城,自古就是舟山首府。)知县田圭一个月前就接到武夷公府文书,告知公府家眷要去普陀山礼佛,请昌国县衙予以关照。
田圭接信当时喜出望外,这武夷公府乃当今大宋第一豪门,府中三位老爷官高爵重,太君和三房夫人也都封了诰命。尤其是那小公爷黄浦侯,倍受官家宠信,且屡建战功,风头之盛一时无两。若能借此机会套上一些关系,那自己的仕途可能就此有了转机。他马上下令修缮普陀山码头和客宿精舍,预备隆重接待公府一行。
田圭为了讨好武夷公,估摸着时间,提前好几天就从县城坐船上岛,生怕错过了迎接。他还不知道官家和娘娘也在船上,否则更要惊喜一番了。
游轮靠上码头,放下跳板后,田圭就见当先一位雍容老太被一个后生扶着走下。他俩身后陆续跟着许多男女和孩童,个个服饰华贵,仪态脱俗。不由心中赞叹:“不愧是上上门第,出来的人都那么赏心悦目。”他连忙上前施礼,口称:“下官昌国知县田圭,见过武夷公府老爷夫人。”
太君命赵桔去扶,口中说:“田大人客气了,鄙府只是私游贵境,怎当得您亲自迎迓。”田圭一听口气就知道这位定是太君了,忙道:“太君莫折杀了下官,公府功在社稷,难得得冗莅临,下官前来侍奉也是应当份的。不知这回来了几位老爷,黄浦侯是否也在?容下官一一拜见。”
太君笑说:“没那么多虚礼,又没有公事,大家都两免了吧。”说着指着左右两旁介绍:“他是我儿子赵亿,这是我孙儿赵桔。其他人太多,就晚些时候给您引见吧。”
田圭连忙向二人作揖,暗自惊讶原来刚才那扶自己的后生,竟然就是名满天下的海师太尉黄浦侯。赵亿父子又去扶住,田圭仍坚持作了半揖才肯罢休。
宾主客套一番后,田圭领路,公府人群或走或乘软轿往不肯去观音院礼佛。普陀山因为不通陆路,当时一般香客很难到达,所以香火并未达到鼎盛。不肯去观音院也只能算是一个大院子,一座佛堂也不高大。
太君率众人跪拜观音佛像,主持和尚白马早听知县预先吩咐,知道不是寻常客人,中午摆出素斋招待。虽然和尚们竭力殷勤,可赵桔还是觉得寡淡无味,吃了一碗白饭之后,便不再吃。就听太君在那里问:“和尚,请问你们寺的菩萨为何叫不肯去观音呢?”白马忙上前回答:“回太君话,小僧听师父讲,唐亡后的几年,倭国僧侣慧谔从五台山请了观世音菩萨法像回国供奉,船过普陀山莲花洋,却被万朵铁莲阻挡,不得前行。接连数次皆是如此,他才醒悟菩萨不愿离开中土,便将菩萨法像留在了此处。本地居民感念菩萨眷顾,就称为不肯去观音了。”
太君听了感叹:“原来菩萨也是恋家的。”说话之间,远处传来如雷潮声,太君问:“潮水怎么这般响?”白马忙道:“太君,此乃院后潮音洞传来的。据说也是观音留下的神迹,一到月圆晚间,其声如万千佛唱。”太君口诵:“阿弥陀佛。”诵完便命贴身丫鬟阿兰奉上一袋银钱施舍。和尚大喜,马上许愿要为太君日日上香祈福,报答她一番虔诚之心。
临行前,白马奉上紫竹石三枚,分别赠予太君、赵构和赵桔,口称三人与观音菩萨有缘。赵桔拿着紫竹石仔细端详,拳头大的白石上有暗红苔藓茎叶吸附其上,依稀仿佛几根春竹带叶,十分写意。恍然明白前世说的紫竹林竟然是由此得名,真是不在其世不知其事呀。而前世的紫竹林早已徒有虚名,可能就是被之前历朝游客捡光了里面石头,紫色苔藓失去了寄主,便慢慢灭绝了的关系。
赵桔惊讶同时暗道白马和尚精通世故,居然把寺院至宝的紫竹石送给了人群之中最关键的三位当家人,眼光可谓分毫不差!
出了观音院,一行人赶往海滩“百步沙”。唐杼、林黛和淡茉远远望见一片金色沙滩,欢喜大叫,越众奔跑过去,在海滩上逐浪嬉戏。三名弟子眼巴巴望着师父,赵桔稍一点头,他们便也冲了过去,尽情泼水玩耍。赵桔在后面叫:“你们把鞋袜脱了,光脚玩才舒服。”
赵构一直走在赵桔身边,眼望着他们畅快,也有些心痒。可是总放不下国君礼仪,下不了台。赵桔一屁股坐在沙滩边的草甸上,脱鞋除袜,一边抱怨:“这天热煞人了,反正都是自家人,光一回脚也无伤大雅。”赵构忙跟着脱道:“桔弟高明,我也无伤大雅一回。呵呵!”武夷三位老爷一见官家也脱了,再无顾虑,也都一起“无伤大雅”了。
香奈儿见惯这种场面,也不急着下海,在游轮仆佣竖好的大伞下面,躺在椅子中享用冰果汁。这时候,百步沙忙碌成一片,武夷补给船上的船员运来大量物资,一部分人依山搭起营帐,一部分人准备晚上的餐饮。海师有一千兵丁登陆,和五百羽林军一起在百步沙周围布下警戒。
海滩上,赵桔他们又玩起了沙包。田圭和衙役们看得目瞪口呆,原来人家武夷公府都这么会玩的啊。